文章專欄
30 August 2025
過往有大量研究表明,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較高的父母會傾向與孩子有更多交流,交談內容質素也較高。
23 August 2025
象徵性語言 (figurative language)是指話語中的深層意思並非字面上直接的意思,真正的含意是需要我們根據語境、上文下理或生活經驗來理解其隱含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弦外之音」。
12 August 2025
在許多移民家庭中,孩子們往往比成年人更快適應新生活環境和融入當地文化,他們很快會掌握到當地的語言,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能力就可能存在著差異。因此,他們可能扮演著「語言經紀人」(language brokers) 的角色,像是一位小小翻譯家,幫助家人克服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溝通障礙。例如,在餐廳點餐時作口頭翻譯、翻譯和解釋信件、填寫表格等。
02 August 2025
心理學中常見的教養分類模式涉及四種不同的風格:寬容放任型 (permissive)、淡漠忽視型 (neglectful)、專制權威型 (authoritarian)、開明權威型 (authoritative)。
27 July 2025
問對問題能有助親子溝通,也能讓我們在順應孩子的引導時鼓勵他接續對話。
26 July 2025
你對配戴助聽器的人士有甚麼印象?你知道我們可能不知不覺間會存有偏見嗎?
19 July 2025
十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能想像到自閉症人士從兒童到青年的十年間會有甚麼變化嗎?
12 July 2025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特徵是1) 社交溝通上的困難以及2) 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根據Maenner et al. (2020),每54名兒童中就有1名被確認有自閉症。
05 July 2025
根據一個美國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合資格接受特殊教育學前服務的兒童中,有45%的兒童有言語障礙,可見言語障礙絕不罕見,而這困難能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學習和社交互動。
28 June 2025
不久前我見了一位約4歲的孩子,經評估後診斷為輕度聽障。起初,孩子的父母對於是否為他配戴助聽器十分猶豫,認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聽力正常,語言發展也沒有顯著落後。儘管我們反覆向他們解釋助聽器的潛在益處,家長仍然選擇暫不使用,我們只好安排定期複診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