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今天教了孩子一些新知識,當下他都能輕鬆地說出正確答案,但過幾天就完全忘記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學習過程太簡單直接,知識只停留在短期記憶中,未能牢牢扎根。
近年來,研究發現「提取練習」(retrieval practice) 是一種能有效幫助兒童學習新詞的方法,特別是針對有發展性語言障礙的孩子。即使是語言發展正常的孩子,也能從這種練習中受益。
提取練習是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回想之前學過的內容,而不是只重複觀看或聆聽。研究顯示,規律地加入提取練習,比單純反覆閱讀更能提高學習效果。學習不僅僅是「看」或「聽」,而是需要動腦「想」。提取練習的過程需要一定的主動性和努力,因為孩子要將記憶中的知識提取出來。正正是這種挑戰,這能讓記憶更牢固和學習得更深入。
其實我們可能早就在使用類似提取練習的方式,例如口頭考孩子、要孩子做練習,不過提取練習和以上例子最大的分別是在於:提取練習應該是幫助孩子學習的一種策略,而不是一種測試方法。例如,在和孩子閱讀文章時,當遇到新詞語時,我們通常會解釋詞語的意思和用法。到下一個新詞語前,我們不妨停下來問問孩子:「剛剛我們學過的那個詞語是什麼意思?」等讀到後面的部分時,再回頭問:「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的幾個詞語嗎?」讀完整篇文章後,還可以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學了哪些新詞語呢?」這甚至可以延伸到第二天:重新問孩子昨天學過的新詞是否還記得。這樣循序漸進地進行提取練習,能幫助孩子加強記憶,比單純多次閱讀效果更佳。
當孩子不知道答案時,我們不要急著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答案,而是先鼓勵他們說出自己記得的部分。即使他們只記得一些片段,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我們可以給予一些提示和引導,讓孩子能逐步將記憶中的線索拼湊起來,重新找到答案。如果孩子最後還是想不起來,我們可以將答案告訴他們,然後再用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再學習一次。這個過程不僅幫助他們加深印象,還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挑戰和成就感,因為他們參與了記憶和理解的過程。
我們使用提取練習時,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目前大多數研究針對的是4歲以上的孩子,對於年幼的孩子效果還不確定。第二,起初時每次提取練習的間隔不宜太長,以免孩子因忘記太多而感到挫敗,間隔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靈活調整。
最後請記住,當孩子回想時即使答錯也沒關係,這正正是學習的一部分,而我們的鼓勵是非常重要!
Reference
Leonard, L. B., Deevy, P., & Kueser, J. B. (2024). Word learning by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Identifying gap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spaced retrieval effects. Autism & Developmental Language Impairments, 9, 2396941524127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