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雙語學習 » 父母中英夾雜是促進或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

父母中英夾雜是促進或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

11 October 2025

在語言學中,中英夾雜是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的一種,即是在對話中交替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語言。至今,有關於語碼轉換與雙語兒童語言表現之間的關係的研究不算多,而且它們的結果並不一致,因此令人感到相當困惑。

Place and Hoff (2011; 2016) 指父母在說話中轉換語碼和他們的雙語孩子的語言能力無關。

不過,Byers-Heinlein (2013)的研究發現當父母混合使用語言的頻率愈高,孩子在理解和表達方面的詞彙量會愈小。Lipsky (2013)也得出相似的結果,當老師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出現愈多語碼轉換,兒童的理解詞彙量會愈小。

相反,Bail et al. (2015)則表示,當父母有愈多語碼轉換,孩子的詞彙量會愈大。

由此可見,過往的研究結果出現矛盾,這是否代表著有其他因素影響著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以致他們在面對父母的語碼轉換時有不同的反應?

Kaushanskay and Crespo (2019)正正探討了語言工作記憶(verbal working memory)的影響,他們招募了近200名年約8歲的雙語兒童(西班牙語及英語),和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語言測試,他們從家長身上了解父母出現語碼轉換的頻率。他們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控制了母親接受教育的年數、語言接觸(exposure)和習得年齡(age of acquisition)的影響,然後得出以下結果。

就語言工作記憶較好的兒童而言,當他們在父母身上接觸得較多語碼轉換,他們的語言能力會較好。這可能是因為語碼轉換可以突顯對應的翻譯內容,從而促進兩種語言中各自的詞彙習得(vocabulary acquisition) (Bail et al., 2015)。

相反,若兒童的語言工作記憶較差,當他們接觸得較多語碼轉換時,他們的語言能力則會較差。這或是因為理解包含語碼轉換的說話內容比理解單一的語言輸入更具挑戰性 (Butlena et al., 2015)。 他們總結,要知道父母的語碼轉換行為到底是促進或阻礙語言發展,兒童的言語工作記憶能力有一定影響力,不過他們也強調他們不認為言語工作記憶能力是唯一調節因素,他們提出了其他可能的因素,例如:認知技能中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和語音短期記憶(phonological short-term memory)、兩種語言各自的水平、兒童自發語碼轉換的表現等,要知道這些因素是否真的有影響,這便要看看未來的研究結果了。

Reference

Bail, A., Morini, G., & Newman, R. S. (2015). Look at the gato! Code-switching in speech to toddler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42, 1073-1101.

Bultena, S., Dijkstra, T., & Van Hell, J. G. (2015). Language switch cost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depend on language dominance: Evidence from self-paced reading.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8(3), 453-469.

Byers-Heinlein, K. (2013). Parental language mixing: Its measurement and the relation of mixed input to young bilingual children's vocabulary size.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6, 32-48.

Kaushanskaya, M., & Crespo, K. (2019). Does exposure to code‐switching influence language performance in bilingua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90(3), 708-718.

Lipsky, M. G. (2013). Head Start teachers’ vocabulary instruction and language complexity during storybook reading: Predicting vocabulary outcomes of students in linguistically diverse classrooms.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4, 640-667.

Place, S., & Hoff, E. (2011). Properties of dual language exposure that influence 2‐year‐olds’ bilingual proficiency. Child development, 82(6), 1834-1849.

Place, S., & Hoff, E. (2016). Effects and noneffects of input in bilingual environments on dual language skills in 2 ½-year-olds.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5), 1023-1041.

相關文章
19 April 2023
之前在Instagram進行了一個調查,請大家寫下講到「打機/玩電子遊戲」便會馬上聯想到的三個詞語。
08 December 2024
近年有不少香港人移民外國,除了日常起居飲食等基本需求外,移民兒童面臨的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挑戰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有研究顯示他們較容易在學校中遭受排斥,或需要額外支持和關懷。
下篇文章
18 October 2025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今天教了孩子一些新知識,當下他都能輕鬆地說出正確答案,但過幾天就完全忘記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學習過程太簡單直接,知識只停留在短期記憶中,未能牢牢扎根。
上篇文章
04 October 2025
過往已有研究指出幼兒時期用BB話 (parentese)與孩子溝通能有效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原因是BB話能幫助孩子理解說話內容和感受到成人的的情感,聆聽時也會更為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