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理解和表達

年齡 表現
出生至3個月
  • 對聲音有反應。
  • 當你跟他說話時他會注視你的臉、安靜下來或微笑。
  • 根據情緒轉換而發出不同聲音。
  • 發出像 'aaa' 和 'ooo' 的聲音。
4至6個月
  • 聽到別人說話時會轉頭注視他們。
  • 對他人的表情有反應。
  • 注視感興趣的物體,並用眼睛追視它。
  • 對發聲玩具做反應。
  • 玩耍時會發聲自娛,主要是韻母為主,有時會夾雜聲母,例如:'baaa', 'dooo'。
7至9個月
  • 對自己名字有反應。
  • 認出熟悉的人的名字和物品名稱。
  • 推開不想要的東西。
  • 咿咿呀呀說話,例如:'ma-ma-ma', 'ba-ba-ba',甚至串連並重複不同音節,例如:'ma-ma-ba'。
10至12個月
  • 揮手,也會指、展示或遞出物品。
  • 投入於簡單的溝通遊戲,例:躲貓貓 peekaboo。
  • 喜歡動動手腳,像跳舞一樣。
  • 模仿你的聲音和動作,有意識地與人來回溝通。
  • 聽懂簡單的詞語或句子,例如:「byebye」或「望吓媽媽」。
  • 一歲時能說出第一個字,例如:「媽媽」、「爸爸」。
1至2歲
  • 跟從簡單指令,例如:「俾我」。
  • 理解常見「要唔要」、「食唔食」等問題。
  • 搖頭表示「不要」,點頭表示「要」。
  • 理解日常物件和常見人物的名稱。
  • 當感到興奮時能用動作表達,例如拍手、擊掌。
  • 發出一連串類似說話的聲音,當中可能會包含一些真實詞語。
  • 詞彙量開始增加,後期更能將兩個詞語組合起來用,例如「BB水」、「媽媽鞋」,但文法未必正確。
  • 兩歲時能說出至少50個不同的詞彙,常見詞彙包括食物、玩具、動物和身體部位,不過發音可能未夠清晰。
2至3歲
  • 理解兩步驟指令,例如「攞杯,然後擺喺枱度」。
  • 理解「有無」、「係唔係」、「咩嚟」的問題,通常和生活常規有關。
  • 詞彙量大增,能說100-200個詞語。
  • 說出不同的詞語組合,例如:「貓貓俾我」或「我要果汁」。
  • 用語言引起你的注意,例如說:「睇吓我!」
  • 用短句作要求,例:「我要XX」。
  • 簡單解釋原因,例如說:「好凍所以要著褸」。
  • 問「點解」和「咩嚟」的問題。
  • 說話越來越清楚,家人或熟悉的人大致能聽懂他的說話,但陌生人可能仍聽不太懂。
3至4歲
  • 能簡單覆述故事內容。
  • 理解「邊個」、「邊度」、「點解」問題。
  • 理解三至四步驟的複雜指令。
  • 說出三/四詞句。
  • 在簡單句子中運用連接詞,例:「同埋」、「跟住」。
  • 說話清晰度逐步提升,陌生人能聽懂他的說話。
4至5歲
  • 聽完簡短故事後回答有關故事內容的問題。
  • 理解「幾時」和「點樣」問題。
  • 正確使用和時間相關的詞語,例如:「聽日」、「一陣間」。
  • 說出文法正確的句子,句子變得更長,結構也更複雜。
  • 複述已發生的事情,並用連接詞來組織內容與表達想法。
  • 和同輩和成人進行一來一往溝通。
5至6歲
  • 聽完故事後回答直接和推理性問題。
  • 開始聽得明白笑話和懂得猜謎語。
  • 使用豐富詞彙和複雜語法去表達。
  • 有條理地複述簡單故事。

廣東話發音

年齡 發音 例子
2歲6個月 b 爸、波、杯
3歲 j
m
飲、要、一
媽、貓、妹
3歲6個月 p
f
h
w
ng
婆、趴、拍
花、肥、火
蝦、海、好
畫、黃、玩
屋、牙、牛
4歲 d
l
多、大、碟
流、攞、檸
4歲6個月 t
gw
z
踢、跳、天
瓜、乖、骨
姐、枝、針
5歲 g
k
kw
公、叫、夾
曲、琴、橋
誇、裙、框
6歲 c
s
叉、出、刷
水、沙、小

我的孩子有言語障礙嗎?

若你察覺到孩子有以下情況,孩子可能有出現言語障礙,建議進行完整的言語評估。

  • 6個月:不懂得笑或發出任何聲音
  • 9個月:對自己的名字無反應,沒有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 1歲:不懂指向物品和使用手勢,如搖頭表示「不」;無法參與簡單的互動交流,例如揮手告別;不懂得使用「媽媽」或「爸爸」去稱呼父母
  • 1歲半: 除了「媽媽」和「爸爸」外,其餘會說的字不到5個;未能跟隨帶有手勢提示的簡單指令
  • 2歲:詞彙量少於50個;不懂得將兩個詞語組合一起用
  • 3歲:未能跟隨簡單指令;不懂得將三個詞語組合一起用
  • 3歲或以前:無故失去言語技能,特別是在出現社交能力退化及肢體技能沒有退化的情況下
  • 任何年紀:未能自在且頻繁地參與社交互動

Referenc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n.d.). Communication milestones: age ranges.

Feldman, H. M. (2019). How young children learn language and speech. Paediatrics in review, 40(8), 398-411.

To, C. K., Cheung, P. S., & McLeod, S. (2013). A population study of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Hong Kong Cantonese consonants, vowels, and tone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56(1), 1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