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已有研究指出幼兒時期用BB話 (parentese)與孩子溝通能有效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原因是BB話能幫助孩子理解說話內容和感受到成人的的情感,聆聽時也會更為專注。最近,有研究更指出家長使用BB話不只能有助當下的溝通,更對孩子的長遠語言發展有好處 (Ramírez, Weiss and Sheth, 2024)。
甚麼是BB話? 所謂BB話 (parentese),是指即成人與幼兒溝通時,故意使用較高的音調、清晰的發音、誇張的語氣和稍慢的語速去表達,內容會較簡單。
這份研究發現了甚麼? 學者們在44名孩子收集了數據,從他們6個月大開始,一直到5歲,發現家長若在孩子2歲之前穩定和頻繁地使用BB話與孩子溝通,他們到了5歲的時候,他們的詞彙多樣性、句子長度和社交互動的頻率上都有較佳的表現。換言之,家長與孩子小時候的互動質量,對他們未來的語言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BB話可以講到幾多歲? 答案是大約兩歲前。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模式必定會有所變化,Rowe (2012)指出,對1-3歲的孩子來說,家長使用多樣化且稍具挑戰性的詞彙能有助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而當孩子進入學前階段時,大約是3-5歲,家長和孩子的對話中不再限於具體事物或眼前的情境,反而可以多討論抽象概念、未來事件、過往經驗或虛擬的情景,這能有助他們的語言發展,例如:與孩子討論即將會做的事、回憶過去的經驗、問孩子一些假設性的問題等。
總結而言,BB話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確實有階段性作用,但隨著年齡增長,家長應逐漸轉向更豐富和複雜的語言互動,以支持孩子的語言發展。
Reference
Ramírez, N. F., Weiss, Y., & Sheth, K. K. (2024). Parentese in infancy predicts 5-year language complexity and conversational turn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51(2), 359-384. Rowe, M. L. (2012).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directed speech in vocabulary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83, 1762– 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