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幼兒語言發展 » 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 多用手勢

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 多用手勢

21 March 2020

大家有沒有發覺很多兒歌除了唱歌外,還會配上肢體動作?試想想看: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和Baby Shark。

原來,肢體動作對於孩子的早期語言發展很重要。在他們懂得說話前,很多時都已能用動作表達,例如:揮手、飛吻等,有研究更顯示如孩子在一歲多時懂得用不同動作去表達自己,到三歲半至四歲半時會懂得說更多詞語,可見肢體動作的重要性。

當家長和孩子溝通,家長能多用手勢,這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能幫助孩子理解話語內容。教導孩子新詞語時,家長可以做出相關的手勢,去突出該事物的外形、功用等,或直接做出詞語的動作,幫助孩子理解。例如:教「刀」時可以做出切東西的動作、教「洗頭」時可以做出搓頭的動作。

唱兒歌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家長可和孩子邊唱邊做動作,雖然他們未必能一字不漏地跟著唱,但這對他們學新詞彙的過程也很有幫助。

Reference

Capone, N. C., & McGregor, K. K. (2005). The effect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on toddlers' word retrieval.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8(6), 1468-1480. Rowe, M. L., & Goldin-Meadow, S. (2009). Differences in early gesture explain SES disparities in child vocabulary size at school entry. Science, 323(5916), 951-953.

相關文章
15 March 2021
我聽過不少家長說「我的孩子不太說話,只會自己玩」,其實背後有一個很常見的成因是:孩子缺乏溝通機會!
29 March 2020
孩子不太説話,有人説長大後就會自然好了,等,還是不等?
下篇文章
23 March 2020
很多社交能力較弱的兒童不擅交談,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說甚麼,又或只說自己喜愛的話題。
上篇文章
19 March 2020
絕對不是,簡單來說主要有兩個因素,影響聽障兒童聽得到甚麼、聽得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