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兒童需要運用更多認知資源於聆聽上,可能會導致疲勞,這種由聆聽引起的疲勞可被稱為「聽覺疲勞」(listening fatigue)。相比起聽力正常的同儕,不論是單耳或雙耳聽障,這些兒童都更容易感到疲勞,可能影響其語言理解和信息處理速度,進而長期影響其學業表現 (Adams et al., 2023)。
課室環境常見的問題之一是回音,課室空間大,牆壁會反射大部分聲音,導致聲音在室內重複反射,形成回音和再回音,即是「混響現象」(reverberation),降低老師說話的清晰度。另一問題是環境噪音,尤其常見於低年級,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令環境變得嘈雜,聽障兒童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聽老師的說話。第三,若孩子坐在離老師較遠的位置,或是老師在課室裡走來走去,這些均會令聆聽變得困難。
要幫助這些兒童,家長和老師之間的密切溝通至關重要。有些父母可能因各種原因不願讓老師了解孩子的特殊需要,也不願讓孩子使用助聽器,但終究受苦的是孩子自己。
坦誠的溝通和積極面對的態度方能有助支援孩子的成長,當老師知道孩子的聽力需要,他們可以在課堂裏調整座位安排,並在教學中提供更多視覺輔助,例如使用視覺化教材、示範和手勢,以減輕聽力負擔。另外,若資源許可,老師也能使用聽力輔助設備,例如能連接到助聽器的FM系統和咪高峰,將聲音直接傳送到兒童的助聽器裏,減少噪音和混響現象的影響,並大幅減低老師和聽障兒童之間的距離限制,讓聽障兒童能清晰地聽到老師的聲音。
Reference
Adams, B., Thornton, S. K., Naylor, G., Spriggs, R. V., Wiggins, I. M., & Kitterick, P. T. (2023). Exploring listening-related fatigue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hearing loss using self-report and parent-proxy measures. Frontiers in Pediatrics, 11, 11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