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正字刑警」?即是一見到錯別字便必定要指正、容不下任何錯誤的人。不過,若家長/老師是正字刑警,這對兒童讀寫發展未必有益,今次就來談談「自創拼寫」(invented spelling),即是指兒童自發地嘗試用文字表達詞語 (Ouellette & Sénéchal, 2017)。大家不要忽視這能力,因為一個2017年的研究發現自創拼寫能力、字母知識和語音意識一同促進閱讀能力呢!
在自創拼寫的初段,兒童會明白文字能用來傳達訊息,但在他們眼中,他們並未意識到這些文字符號與聲音有任何有意義的聯繫。當他們的字母知識逐漸增長,並建立基礎的語音意識,他們才開始明白文字和聲音是有關聯的。
一般而言,他們通常會先懂得用字母表示詞語中聽到的第一個音,例如:寫 D 代表 Dog,然後再隨機加入其他字母,例如:Dau;然後隨著能力發展,他們會學懂用字母表示詞語的尾音,然後再表示詞語中間的音。下一階段便是語音拼寫 (phonetic spelling),即是兒童會嘗試拼寫他們聽到的詞語,不過拼寫方式不一定是正確的。
當他們累積到較多的拼寫和閱讀經驗,他們會開始明白到常規拼寫 (conventional spelling) 不僅是基於聲音,還是考慮到其他字形 (orthological) 和語素 (morphological) 的因素,例如:船的正確寫法是Boat,不是Bote。當他們掌握到常規拼寫後,他們便不再會用自創拼寫了。
自創拼寫是正常讀寫發展的過程之一,大家不必過份執著於更正他們的錯誤,培養興趣和自信反而更為重要!
Reference
Ouellette, G., & Sénéchal, M. (2017). Invented spelling in kindergarten as a predictor of reading and spelling in Grade 1: A new pathway to literacy, or just the same road, less know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3(1), 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