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雙語學習 » 移民後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好「傳承語言」?

移民後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好「傳承語言」?

15 April 2021

近日和朋友談起香港的移民潮,很多家庭將會、甚至已經移居外地,移民後當地所用的語言不是再是廣東話,那麼這些移民家庭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學好傳承語言 (heritage language) 呢?

「傳承語言」是指兒童自出生以來在家中所用的語言,而該語言是社會中的少數民族語言,例如在美國大部分人是說英語,但仍有很多人在家中是說其他語言 (例如:西班牙語、廣東話、國語、越南話等),但很多時由於環境的語言輸入不足,這些語言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發展。

一般而言,兒童絕對有能力學習兩種語言,所以學好傳承語言絕不是他們融入當地群體的絆腳石。這裏說的不是要摒棄當地語言而只學傳承語言,因為孩子們在學習、日常社交等都是用當地語言和人溝通,因此他們有各種學習該語言的機會,相反要學好傳承語言的機會就少得多。

學好傳承語言的好處有很多,除了和雙語教學的優勢有關之外 (例如:認知刺激; Antoniou, 2019),還能促進文化、價值觀的傳承,將來或能有更多個人發展機會,「教學」責任落在父母身上,那麼父母會怎樣做?

Kwon (2017) 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於是與從日本和韓國移民到美國的幾位媽媽進行訪談和觀察,以收集數據和意見。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媽媽很重視子女的傳承語言學習,認為這能維持家族世代之間的聯繫,也能為子女將來的學業和職業打好基礎,然而她們均注意到在學習傳承語言和英語中要取得平衡是有一定的挑戰性。她們分享了三個心得,去幫助孩子學好傳承語言。第一,善用多媒體去傳授文化知識和激勵語言學習,例如:有一位日本媽媽分享她的孩子每天會看50分鐘的古裝日劇,讓孩子簡單認識價值觀和文化。第二,在暑假期間帶同孩子回國,參加兩星期至一個月不等的課程,讓孩子在那段時間內得到高質量的語言輸入。第三,使用從母國進口的各種學習教材,去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留意,這些不是實證為本的方法,純屬研究中的媽媽的分享,因為Kwon(2019)的研究是旨在了解和整合一些移民家庭的做法啊!

Reference

Antoniou, M. (2019). The advantages of bilingualism debate. Annual Review of Linguistics, 5, 395-415.

Kwon, J. (2017). Immigrant mothers’ beliefs and transnational strategies for their children's heritage language maintenance. Language and Education, 31(6), 495-508.

相關文章
21 January 2021
早在1990年代,當時已有研究指出兒童不會自動學懂串字,而是需要在指導下才能學懂 (Adams, 1990)。
02 April 2020
美國愛荷華閱讀研究中心 (Iowa Reading Research Centre) 提出PEER的互動式閱讀步驟,以提高家長和孩子在共讀過程中的互動性。
下篇文章
21 April 2021
Blomgren (2013) 指出,要改善兒童的口吃問題,Response contingent therapy有最強的證據支持。
上篇文章
12 April 2021
耳鳴是指在人們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下,耳部或頭部卻感受到聲音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