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情緒與行為 » 避免行為問題出現的2個方法

避免行為問題出現的2個方法

16 October 2023

處理行為問題的技巧好像很多時是靠經驗累積、口耳相傳的,我早前看到了一篇tutorial文章,介紹了兩種有實證支持的行為處理技巧 (evidence-based behaviour management strategies),可供治療師和教育工作者運用 (Chow, Zimmerman, & Senter, 2020)。現在就請大家看下去,看看你平常有沒有用這兩種方法吧。

第一,視覺時間表,概念就是用圖畫、相片等展示流程,而這有助提升學生參與度、減少行為問題,並有助他們完成課堂目標。這方法看似容易,但你知道原來選擇、設計和使用視覺時間表背後其實也大有學問嗎?

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用視覺時間表的目的是甚麼,例如你的目的是:展示整堂課的活動流程?展示其中一個活動中的步驟?鼓勵參與?控制課堂流程之餘也給予學生一些選擇空間?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想一下視覺時間表的形式,這時我們需考慮到學生的物體及圖片對應能力 (object-picture correspondance) 和象徵性表示能力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skills),換言之,當學生看到時間表上的照片、線條畫、2D黑白/彩色圖像或文字時,他們能否明白它們代表什麼,我們也可以考慮到用紙本還是電子版本。

第二,針對好行為的讚賞,讚賞必須精準,要針對當下情況,問自己:何謂好?好在哪裏?怎樣好?,而且必須在辨認到好行為後立刻給予讚賞,留意讚賞內容是否切合學生程度,用字會否過於艱深,而且態度要真誠,因為他們能感受到的!另外,我們也應強調學生的努力和進步,而非只看結果或學生本身能力,同時,避免將某學生與其他學生比較。

草草說一句「做得好」很容易,但以上幾點就會影響你的讚賞是否一個「好讚賞」。

看完以上方法,你可能會想,這又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方法吧,但記住「用得到」和「用得好」是不一樣的啊!

這份paper詳細描述了以上兩個策略、應用步驟和例子,也有不同視覺時間表sample,另外還有三個應用於言語治療中的情景示例,學前讀寫小組、小學個別治療和中學職前小組各一,有用之餘還非常易明,以上我寫的都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話可以閱讀全文。

Reference

Chow, J. C., Zimmerman, K. N., & Senter, R. (2020). Tailoring Effec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1-13.

相關文章
22 November 2024
BB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情緒嗎?他們有偏好正面或負面情緒嗎?
26 April 2022
過往的研究顯示,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性情 (temperament) 均能預測兒童將來的社交能力。
下篇文章
03 November 2023
小朋友閱讀圖書時,你可能會察覺到一些他未必懂得但又值得學的詞語,你又會怎樣做去令他學懂呢?
上篇文章
20 September 2023
餵食困難是不少令自閉症孩子的爸媽覺得頭痛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