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心理學冷知識 » 如何令小朋友持之而恆地朝著目標進發?

如何令小朋友持之而恆地朝著目標進發?

30 December 2020

新一年,新目標,2021年快要開始,相信不論大人或是小朋友,都會想訂立一些目標給自己。要小朋友達成目標,難就難在於「堅持」,原因可以有很多,例如:「目標是爸媽想我做的,我根本沒興趣」、「太難了,我做不到/不想做......」、「我覺得努力完都無用,見不到進步」。

很多人都聽過SMART方法去訂立目標,而言語治療中我們都會參考到這個方法,不過今日要說的是SMART的進階版,名叫SMARTER (MacLeod, 2012),讓小朋友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努力去實現目標!

第一,Specific 明確,我們要訂立具體清晰的目標,例如:「每天學一個詞語」就會稍為空泛,我們可以訂為「每天在課本中找一個新學的詞語,說出意思,再用它造句」。

第二,Measurable 可量度,我們可將目標量化,例如:「我要多看圖書」變成「每個月看四本圖書」,若沒有一個可量度的指標,小朋友很難知道自己到底距離完成有多遠,甚或有沒有達到目標都不知,這就像跑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第三,Achievable 可達成的,我們要考慮到小朋友本身的能力、現時的程度和實際情況,訂立較大機會實現的目標。若目標和現時程度相距太大,小朋友未必會有動力和信心去達到目標,例如:「每天看圖書30分鐘」對於一個從不看書、每天做功課做到晚上8點的孩子而言看來太難了,反而可先試試「每天看圖書10分鐘」。

第四,Relevant 相關,通常訂立目標時,我們都會有一個較大的目標想實現,例如,若想中文變好,或會有以下小目標:「看圖書」、「學成語」、「溫習課本」等,而我們要做的是確保小目標和大目標是相關的,否則便是doing the wrong things right,即是將努力花費在錯誤的地方上,就算做得再好也沒太大幫助。

第五,Time-bound 有時限,我們要設下合理的時限,例如:「一個月內完成這本英文圖書」、「每星期練習三次」,我們不需刻意設定得十分具挑戰性,才叫作目標,因為過於困難,小朋友便會很容易放棄。

第六,Engaging 增加參與度,我們應讓小朋友得到目標內容和執行過程的的擁有權(ownership),例如目標是想多看圖書,便讓小朋友決定「看多少?」、「看中文/英文圖書」、「每天看/週末看?」、「看甚麼類型的圖書?」,過往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會更有動力去繼續完成和支持他們有份幫助創造的事物,這正正和Benjamin Franklin的一番話不謀而合「告訴我,我會忘記;教我,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就能學會」(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

第七,Rewarding 有獎勵,獎勵可以是外在(食物、貼紙、別人的讚賞等)、內在(小朋友完成一個小目標很所得到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又或兩者一起。

長遠來說,內在的獎勵很重要,培養小朋友的獨立性,因為小朋友身旁不會總是有人留意著他們的進度,然後在給予外在獎勵。

Reference

MacLeod, L. (2012). Making SMART goals smarter. Physician executive, 38(2), 68-72.

相關文章
06 January 2021
為甚麼有些人能做出喪盡天良的事而不覺得有問題?原來這些惡人們的確有些技倆去「說服」自己。
09 February 2021
答案...... 竟與長大的地方相關?
下篇文章
06 January 2021
為甚麼有些人能做出喪盡天良的事而不覺得有問題?原來這些惡人們的確有些技倆去「說服」自己。
上篇文章
23 December 2020
口音是語言的一部分,沒有一種口音比另一種口音好。